>百科大全> 列表
陌上桑汉乐府罗敷原文及注释
时间:2025-04-14 17:35:40
答案

《陌上桑》是一首汉代乐府诗,描述了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与品行。以下是《陌上桑》的原文及注释:

原文:

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。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罗敷喜蚕桑,采桑城南隅。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钩。头上倭堕髻,耳中明月珠。缃绮为下裙,紫绮为上襦。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著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。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。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使君遣吏往,问是谁家姝?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”“罗敷年几何?”“二十尚不足,十五颇有余”。使君谢罗敷:“宁可共载不?”罗敷前置辞:“使君一何愚!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!”“东方千余骑,夫婿居上头。何用识夫婿?白马从骊驹;青丝系马尾,黄金络马头;腰中鹿卢剑,可值千万余。十五府小吏,二十朝大夫,三十侍中郎,四十专城居。为人洁白晰,鬑鬑颇有须。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坐中数千人,皆言夫婿殊。”

注释:

陌上桑:陌,指田间小路。桑,桑林。

东南隅:指东方偏南。隅,方位、角落。中国在北半球,夏至以后日渐偏南,所以说日出东南隅。

喜蚕桑:有的本子作“善蚕桑”(善于、擅长采桑养蚕)。

青丝为笼系: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。笼,篮子。系,络绳(缠绕篮子的绳子)。

笼钩:一种工具。采桑用来钩桑枝,行时用来挑竹筐。

倭堕髻:即堕马髻,发髻偏在一边,呈坠落状。倭堕,叠韵字。

缃绮: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。

帩头: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。

使君:汉代对太守、刺史的通称。

踟蹰:徘徊不前的样子。

姝:美丽的女子。

谢:这里是“请问”的意思

不:通假字,通“否”音也为“否”的音。

居上头:在行列的前端。意思是地位高,受人尊重。

何用:凭什么。

这首诗通过对罗敷和使君的对话的刻画,表现了罗敷的坚贞和智慧,同时揭示了汉代社会的风气和道德观念。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,如需更多信息,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文赏析书籍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交换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