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力子(1882年—1967年),原名闻泰,字仲辉,笔名力子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。
幼年就学于私塾,清朝末年曾考中“举人”。他追求新时化、新思想、新文化。
1905年以后,先后求学于上海震旦公学,复旦公学和南洋公学,随后去日本留学,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。并与于右任等在日本创办《神州日报》,宣传民主革命,反对封建帝制。回国后,
1910年去陕西高等学校任教,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,遭到陕西当局迫害,被驱逐出境。1912年,他与于右任等创办《民立报》,担任编辑兼《民声报》记者,大力宣传民主思想,反对封建军阀统治。1915年,因揭露袁世凯复辟、卖国的罪行,《民立报》被封闭停办。他再接再厉,在讨袁声中又筹办《生活日报》,和陈英士、叶楚伧等办《民国日报》,邵力子任主笔,同时兼编该报《觉悟》副刊。这一时期,邵力子写了不少文章,号召推翻旧制度、旧文化、旧文学,向旧社会作斗争。他主张妇女解放,男女平等,改革教育,发展科学,向新文化进军。同时倡导革命,反对军阀割据,向帝国主义斗争。“五卅”运动以前,邵力子主编的《民国日报》《觉悟》副刊,还发表过许多共产党人如恽代英、邓中夏、肖楚女、杨贤江、蒋光慈等的著述,刊载了纪念列宁和“十月革命”的文章,介绍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文。毛主席在《新民主主义论》中说:“那时,以共产党的《向导周报》,国民党的上海《民国日报》及各地报纸为阵地,曾经共同宣传了反帝国主义的主张,共同反对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,共同反对了封建古装的旧文学和文言文,提倡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新文学和白话文。”肯定了这一时期的《民国日报》作出的贡献。